close
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攝影師之魂!!!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攝影師之魂

















  • 《攝影師之魂》The Photographer’s Vision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Great Photography




    用攝影家的思考建立專業,用評論家的視野擴大想像

    你越懂得拍攝照片,就越容易理解其他攝影者的意圖及手法。反之亦然,你越懂得閱讀他人的照片,就越能讓自己的攝影更上一層樓。在人人都可以拿起相機創作的當代世界裡,這是一種很特別的共鳴,因為許多人都把攝影都成表達的工具。當代世界,就是一個眾聲喧譁的攝影場域。

    而我們之所以觀看一流攝影家的作品,就是因為他們有效運用攝影,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攝影家的成功,在於明確的創作思維—— 照片的「創作意圖」,是攝影者對世界傳遞的訊息,至於構圖、光線等,不過是實踐創作意圖的工具。因此在攝影界同行眼中,一幅作品的優劣,是以創作意圖是否高明、創新,手法又能否充分實現這個意圖來評斷。

    本書便從這樣的角度分析上百幅經典、當代攝影鉅作,解讀攝影家的「創作意圖」如何影響一切,從題材的選擇、拍攝的手法,到最後的沖印處理。讓我們可以不仰賴評論家的提示閱讀照片。

    創新的攝影家總是能挑戰我們對攝影的既定想像。羅伯.法蘭克在《美國人》中的歪斜影像當初飽受抨擊,如今已從「前衛」進入「經典」的殿堂。而蓋.伯丁的知名圖像〈女子穿著?線吊襪帶的下半身〉既展現奇趣的性魅力,也完美揉合了藝術與商業,恰可反映我們時代所面臨的影像處境。

    攝影類型的疆界正在崩解,跨界現象讓照片的內涵變得更加曖昧,而當代攝影刻意掩蓋技巧的視覺表現,則讓觀者如墜五里迷霧。過去以技巧立論的影像解讀方式將有時失靈。而本書目的,正是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架構,不論攝影以何種形式出現,我們都有能力去解讀、欣賞,並發表意見。

    本書特色

    《攝影師之眼》作者最恢宏的著作
    從拍攝實務談到發展概念
    從經典Eugene Smith談到當代Andreas Gursky
    從暗房竄改談到數位創作











    攝影界中有個名詞叫Visual literacy,譯成中文就是視覺讀寫能力。是啊,我們都說當今世界是影像的世界,而這也意謂著,就像我們既能讀字也會寫字一樣,我們也應該要有創造及解讀影像的雙重能力。然而,在攝影中,這卻不是那麼理所當然──人人都有能力拍照,卻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解讀攝影,而這也是攝影最特殊的地方,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形式,都沒有這個現象。

    於是,「視覺讀寫能力」就成了密碼,在某種程度上劃開了專業人士和業餘玩家。許多業餘者都認為,拍下照片的,是相機,於是一切討論都圍繞著器材。攝影家則認為,拍下照片的,是拿著相機的那個人,所以惹火攝影家,最直接的方法就問他用了什麼器材。

    既然照片是攝影家的個人創作,而不是機器對現實的複寫,那麼,除了測光、對焦這些人人都會做的事,攝影家實際上還做了什麼?問題就出在,攝影家幾乎都對這件事諱莫高深,不願(有時也無法)多談,攝影於是就在不知不覺間染上神祕主義的色彩,幾乎變得跟抽象畫一樣難解。

    麥可.弗里曼《攝影師之眼》三部曲的意義就在這裡,他用三本不怎麼薄的書,一層層吹散這些令人心灰意冷的迷霧。《攝影師之眼》是個開端,講構圖設計:單純拍下一個人的臉,稱不上構圖設計,而這也是許多人下意識的拍法。調整一下角度,拍某人的視線正投向另一個人的臉,就有了一種視覺動力的構圖──《攝影師之眼》大致上就是在講這些視覺設計,由這本書出發,我們也開始認出了字的筆劃結構。《攝影師之心》則像是在進一步探討攝影家為什麼要在照片中設計這麼一股視覺動力,也就是攝影家的意圖,讓你開始想像,攝影家想利用這股視線達成什麼目的──我們開始看到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攝影師之魂》是三部曲中最特別的一本,弗里曼首次從自己的作品中跳了出來,開始分析攝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但不是藝評那種讀完不禁懷疑「這和人類有什麼關係」的哲學論述,而是把我們帶回拍攝現場,告訴我們這些攝影大師在拍攝時做了什麼(技巧)、想些什麼(意圖),確實給了我們割肉見骨的快感,有時我們簡直像是在看攝影祕辛。弗里曼親身示範了如何運用視覺讀寫能力去理解別人的攝影作品,而過了這一關,我們或許就有機會讀懂一篇文章了。(文/木馬文化編輯賴淑玲)



























    • 作者介紹






      麥可?弗里曼 (Michael Freeman)

      弗里曼是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

      他擔任專業攝影師三十多年,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商業攝影到影像特效。多年來,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也為Time-Life系列叢書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拍攝許多作品。

      他曾應出版社之邀撰寫及拍攝的書籍有百本以上。第一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攝影師之眼》堪稱集大成之著作,在全球各主要語種均有驚人銷售,為近年來最經典的技法教學書,隨後並出版系列續作《攝影師外拍手冊》和《攝影師之心》。

      《攝影師之魂》是《攝影師之眼》系列第三本,但這一次,他展現宏大的企圖,分析的對象是上百幅經典、當代攝影鉅作,以同行的角度剖析一張張照片成功的理由,並回答一個永遠最難回答,也最值得思考的問題:何謂攝影?

      作者相關著作:《





      攝影師之魂-目錄導覽說明






      • 前言 6

        第一部 瞬時的藝術 8

        攝影是什麼?又不是什麼? 10
        是什麼成就了一幅好照片 13
        好照片的特質 14
        觀眾重要嗎? 24
        攝影是如何發生的 26
        全球攝影 30
        如何閱讀攝影 34

        第二部 了解意圖 38

        攝影的類型 40

        風景攝影40
        建築攝影44
        肖像攝影46
        新聞攝影50
        生態與自然攝影 59
        運動攝影60
        靜物攝影 61
        時尚攝影65
        科學攝影67
        為了甚麼? 68
        單張照片 69
        策劃的展覽 75
        單張發表的影像 77
        攝影專題 78
        攝影書 89
        幻燈片播放 92
        網站和電子書 96
        從捕捉到概念 98
        現代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98
        異國生活103
        論戰106
        新聞價值109
        探索110
        虛構116
        欺騙118
        概念120

        第三部 攝影家的技巧 126

        製造驚奇 128

        不同的觀察方式 129
        意外的對比 131
        留住觀者 133
        建立連結 135
        拍攝技巧 137
        手感 138
        完美的不完美 140
        反應144
        時機146
        干預152
        構圖技巧 156
        強勢主體 159
        什麼是有效的 160
        構圖風格 162
        對於構圖的疑慮 166
        要不要彩色 168
        彩色攝影的藝術批評問題 171
        黑白影像的動態範圍176
        光線 181
        索引 186
        圖片來源 189
        參考書目 192


















      前言

      近年攝影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拍攝實務上(此處特指數位攝影),所涵蓋的生活和經驗面向,遠遠超越過去人們所預期甚至所渴望,然而,攝影的賞析方式卻似乎沒有多大進展。原因之一是從1970年代開始,人們逐漸接受攝影已是發展成熟的藝術形式,而這就帶動了骨牌效應,過去從未被視為藝術的大眾攝影,如今正如其他藝術般,被人們展出、蒐藏,以及欣賞。原因之二是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真看待攝影──攝影並不單純只是拍攝家人和朋友,而是為了創意表達。「我也能做到」的反應,決定了攝影的樣貌

      你會想,在人人擁抱攝影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從小學習認識攝影,建立視覺的讀寫能力?但事實卻遠非如此,我們甚至還沒有合適的詞彙。雖然我無法在此幫大家惡補這一切,但仍覺得觀看攝影光譜的所有面向、去認識攝影可以多麼豐富是值得的。然而,攝影很少被視為整體,而攝影書寫的派別也往往涇渭分明,藝術攝影被視為是獨立的,與其他攝影類型無關,新聞攝影、廣告攝影等亦然。我個人其實不認為有此必要,特別是現在,攝影的各個類型似乎正出現板塊運動。美術館開始收藏時尚攝影,廣告使用新聞照片,地景攝影處理社會議題。如今越來越多人和我一樣,寧願將攝影視為整體。

      儘管如此,「何謂攝影」仍舊是項議題,它始終存在,並在過去三十年間變得越來越激烈。爭論的核心是攝影的本質究竟是捕捉,抑或創造(無論影像是來自真實或想像)。捕捉畫面是攝影的天賦,或說基本預設,其中事件、人物和場景等原始素材或多或少不受攝影者幹預,此刻攝影者的角色既是目擊者,也是觀察者。然而,攝影史上也不乏建構、編導或無中生有的影像,包括攝影活人劇畫的敘事、超現實主義者實驗攝影流程、拼貼影像以及在攝影棚內重組影像,或是靜物攝影的物件擺設。為何現今的攝影要有不同法則?

      少數人可以非常巧妙地改變現實,但除此之外,攝影的流程明顯地畫出一條分界:如果鏡頭前發生的一切並非真實事件,那就是另一種構建的攝影。但攝影非此即彼的分類已發生了改變,事實上,對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分界已經消失。促成改變的因數有二,其一自然是數位技術,其二則是大家已經接受並推動用「概念」去引導攝影。雖然這件事自二十世紀初就有跡象可循,但直到1970年代概念藝術出現,才真正揭開了序幕。

      將概念放在現實之前,在實務上等於允許攝影者運用技術改變影像內容。這些技術(特別是數位技術)仍持續進展,但技藝精湛的人早已能做到天衣無縫。不過事實上最重要的改變是,多數時候,攝影者並不是以「不被察覺」為前提操作這些技術。照片真實與否,對許多人而言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照片是否夠高明,夠吸引人。當然,這一點會讓某些人不滿,卻是當代攝影的真貌。當代攝影尋求解釋,或至少意圖要結合攝影的圖說功能與紀錄功能。這也是我寫作此書的目的:建立完整的架構,讓我們,不論攝影以何種形式出現,我們都有能力去解讀、欣賞,並發表意見。

      推薦序
      如何看懂攝影作品?
      文/張國耀(影像工作者)


      很多人都了解攝影在21世紀的重要性,從來沒有一個媒材(藝術)離我們的生活那麼近。攝影術發明至今已經有174年,隨著數位攝影的進步,各種嶄新的數位相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攝影跟從前相比已經不是什麼昂貴或奢侈或複雜的玩意兒,這也促使攝影人口不斷增加,以人口比例計算的話,台灣攝影人口更是世界第一。

      因為數位的發展導致照片太容易取得和製造,因此多數人都不覺得照片有其存在的特殊重要性,再加上台灣沒有完整的攝影教育(台灣第一個攝影系即將在高雄東方設計學院成立),導致一般民眾對攝影的認知狹?,多數人認為攝影不是一項專業技術,或是不需要專業技術,因為現在只要有一台功能不錯的相機,就可以拍出看起來很專業的照片,雖然某種程度上對業餘者而言這是有那麼一點好處,但以攝影為職業的人難免會變得比較尷尬。

      也因為近幾年來網路還有社群網站的發達,照片流傳的速度超乎我們的想像,導致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但是身為好的專業攝影者,還是可以讓好的照片從氾濫的照片河中跳出來,讓其他人看見。在網路上觀者和照片可以對話時間實在太短了,以FACEBOOK舉例,我們看照片可能不超過2秒就先按讚,很多時候更不是因為照片好而按,而是變成了一種慣性動作或證明我看過這張照片,往往忽略了照片背後更深層的意涵。好的照片除了要在第一眼就抓住觀者的目光,還要禁得起考驗。當照片輸出掛在展場或墻壁上,看照片的人停留的時間會變長,因此作品的深度和厚度將會一覽無遺,此時的感官和在網路上觀看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為什麼我們要拍照?拍照到底是為了給誰看?給自己看嗎?如果要給別人看,我們需要拿出什麼樣的照片?這些年來,拍照或攝影的人數增加,但看懂照片或懂得看照片的人好像並沒有因此而變多。在攝影的世界裡,我們到底需要哪一些觀眾?就是因為一般觀眾都看不懂或無法分別照片的好壞,所以到了最後,專業攝影者的身份好像變得不重要,因為只要有一台數位單眼相機,人人都可以拍到不錯的照片,專業的攝影市場更是出現削價競爭的慘狀,到了這種地步,我們不能再說為什麼其他人都不尊重攝影專業,而是我們先放棄了自己的專業。

      因此觀眾變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觀眾造就了不同的攝影市場定位。有些觀眾喜歡比較通俗或是淺顯易懂、直截了當的照片,例如壯闊的風景攝影、美麗的人像攝影;有些對攝影有認知的民眾,會期待可以在照片中體驗和感受不同的訊息,因此不同的觀眾會產生不同的看法。某種程度上,尤其是現在,攝影的好壞變成了要靠觀眾來決定。

      理論上,攝影是一個複雜過程,攝影者在拍出一張照片之後,必須要讓自己以外的人看到,這個過程才算初步完成。那我們拍的照片到底要給誰看?在《攝影師之魂》這本書裡,麥可.弗里曼提到,攝影作品可以給以下四種人看:評論家、器材玩家、攝影家,還有一般民眾。

      每一種看照片的人都有不同的出發點,有可能是因為成長背景和文化不一樣,所以認知也不一樣。回到一個大家很常看到的現象,在台灣的攝影論壇,最常看到的討論議題就是器材。在器材玩家的眼中,器材大於一切,一張照片的好壞和成功與否都絕對和器材有關,如果照片拍不好,一定是你的鏡頭不夠銳利,畫質不夠好。我相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但這不是絕對。我們喜歡一幅作品,不會因為它是用數位還是底片或是哪種相機,除非這張照片非得用某種器材才能彰顯它的意圖。

      回到攝影家本身,攝影家在看同行或是自己的照片的時候,會試著想像如果自己在場,會怎麼處理一樣的題材、會怎麼拍,或是怎麼拍可以拍更好?一個好的照片閱讀者,在看照片時必定會試圖站在攝影者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閱讀照片和拍照一直存在著一種互補的關係,弗里曼也提到,越懂得拍照的人,就越懂得理解其他攝影者的拍攝手法和目的。

      評論家通常都是站在歷史、文化的脈絡下去探討作品,看到的通常都是結果,所以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認為如果把攝影稱為一種藝術行為的話,在作品誕生的那一刻,作者就已經死亡,剩下的就交給讀者。話說如此,但我們不能忘記攝影的過程也很重要,不能忽略。我們可以透過攝影者的印樣(contact sheet),去了解攝影者在拍攝現場移動的腳步,還有在拍攝現場看待整件事情的角度。有些東西是人看不到,只有攝影才能看到,因為攝影的本質就是記錄,可以記錄所有的細節,多到你無法想像的細節,更有許多細節是攝影家在拍照時沒發現的,往往要在整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拍到一張不錯的照片,所以整理和編輯照片的過程也變得非常重要,這些對攝影家而言都是一種體悟,達到攝影過程中發現和再現的最大效益。

      那一般民眾呢?對於一些畫面直接或視覺感較為強烈的照片,大部分民眾在觀賞時都會停留在美的層面上;如果是不直接、需要想像或思考的照片,一般民眾普遍會定義成這張照片「好藝術」,我看不懂,太深奧之類的,往往就會忽略掉攝影者原本最想傳遞的信息。大家不要忘記,21世紀的攝影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傳遞信息。

      既然攝影是一種表達的工具,那麼不善於閱讀照片的人該怎麼辦?我們可以透過評論家的提示加強自己對照片的理解,或是可以透過多方面的討論,包括和攝影家FACE TO FACE,或和不同領域的人討論照片。

      《攝影師之魂》這本書要教我們的,是我們如何不透過攝影評論家或是和攝影一點都不熟的人去解讀照片,以及要用什麼角度去解讀照片,還有,假如你不是攝影家,要怎麼看照片?我們要如何閱讀和判斷一張照片的好壞?照片需要有怎樣的客觀條件?

      弗里曼提到,解讀照片有三個基本順序,那就是先從意圖,到風格,再到過程。「意圖」是攝影者安排畫面的目的,「風格」則是攝影者個人特定的手法,而「過程」則是實務上如何完成畫面。閱讀照片意味著解構這三項元素。只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就可以試著了解攝影者做了什麼?他完成了什麼?或是他成功了嗎?

      大眾普遍的認知是,一張強而有力的照片可以讓人在第一眼就馬上抓到重點,吸引到觀眾的目光,但也有一些照片會留下很多想像空間,需要思考才會獲得更多深層的意義。越好的照片越有想像空間,假如我們第一眼就讓觀眾看出端倪,就未免太無趣了。既然我們花了大把精力心思去拍攝,難道不想讓觀眾在自己的作品前多停留幾秒嗎?

      攝影普遍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型:風景攝影、建築攝影、肖像攝影、新聞攝影、靜物攝影、時尚攝影等等,或是所謂的單張作品、系列作品,但一個好的照片閱讀者應該可以閱讀任何類似的照片,而不應該只重視或忽略某些特定類型的照片。如果它是一張好照片,就終究是一張好照片,禁得起時代的考驗。要記得,每一個類別都是獨一無二的,並沒有高低之分,為自己拍照還有拍自己喜歡的照片才是最重要的。

      歷史上就有兩幅非常有名的越戰照片(書中p160、161),分別由兩位攝影者Philip Jones Griffiths 和Tim Page拍攝,畫面幾乎一樣,但是圖說描述的內容似乎有點出入,這也證明了長久以來的爭議:攝影是真實的嗎?我們都知道照片不會說謊,但是攝影家會。雖然如此,我們仍可以從客觀的角度去閱讀照片的每一個細節,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攝影者的意圖、風格,還有拍攝過程。但是對攝影有概念或受過正確攝影訓練的人,看到一個可以拍攝的場景或時機時,會很自然就會用同樣的特定方式去拍照,甚至構圖、安排位置,因此很有可能會拍出很相似甚至一樣的照片,這或許也可以稱為職業病,也就導致攝影者的意圖、風格和拍攝過程雷同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然而,照片縱使很像,還是會有些不一樣,這些就留給觀者自己去解讀了。我相信影像就和音樂一樣都是無國界語言,或許我們聽不懂每一個國家的語言,但是仍可以從旋律中感受一切。

      攝影家的成功,在於明確的創作思維--照片的「創作意圖」,是攝影者對世界傳遞的訊息,至於構圖、光線等,不過是實踐創作意圖的工具。《攝影師之魂》作者弗里曼也幫我們整理出好照片應該要有的六大特質,在此舉其中幾個例子,比如說他提到傳統攝影者會特別重視技術,而現在的攝影已經不是技術層面那麼簡單。本書141頁就提到羅伯特.卡帕在二戰拍下了第一波美軍登陸諾曼地的照片,由於當時情勢緊張,卡帕相機都拿不穩了,更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做參數的設定和構圖,因此拍出了晃動模糊的照片,但這張照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這些失誤更能表現當時的氣氛。新聞或戰地攝影都是先求有再求好,如果決定性的瞬間沒拍到,構圖光線再漂亮都沒用。此外,弗里曼也提到,照片還需要提供多層次的經驗給觀者,可以讓觀者在看照片的時候多一些情緒和驚喜。攝影家操縱的不盡然是影像,而是更重要的,觀者的心。當然他也提到想法的重要性,台灣攝影前輩謝明順老師也說過一句話:「現代人開了電腦,就關了大腦。」數位相機的便利導致太多人在按下快門前都忘了拍照是需要思考的,拍照前先想好要拍什麼,比在拍完以後才思考我剛剛拍了什麼要重要多了。

















      從捕捉到概念

      至此,我們已經在「了解意圖」這一部中看到攝影類型與實際用途如何影響拍攝。除此之外還有第三種影響,我們可以較準確地稱之為「創作意圖」,也就是攝影家本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創作,而這就和所有在創作上付出的心血一樣,可謂形形色色、包羅萬有。試舉個例子,你以為自己看到的是一幅主流的新聞攝影,實際上攝影家卻有完全不同的創作意圖,例如用這張照片來象徵人類的生存狀態。再舉個例子,有一系列肖像照,被攝者全都面無表情,光線與姿態也基本雷同,且每個人都有同樣剔透的藍眼睛。也許你會認為這系列作品是奧古斯特.桑德式的創作,但刻意尋找藍眼被攝者,但實際上這些由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創作的肖像作品,全都以Photoshop將眼睛處理為藍色,藉此批評了攝影所自稱的「真實」。

      今天,攝影家的創作意圖比以往更為多樣,這可歸因於兩件事。首先,藝術市場已經接納攝影。其次,攝影家擁有更強大的技術去創作任何類型的影像作品,而這主要得歸功於數位處理。攝影大張旗鼓地走入當代藝術市場,意味著「概念」迅速成為矚目焦點。這並不表示早期的攝影作品缺乏概念,但整體來說,由於概念在當代藝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攝影因此也更樂意擁抱概念。正如我們以下所見,如今有非常多作品都是在表現概念,而不是呈現鏡頭前那個世俗平凡的世界。

      直至今日,絕大多數攝影類型依舊著眼於記錄或留存自然出現(非擺拍)的事件或場景。假如這聽起來有些理所當然或言過其實,那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攝影類型更著重於表現攝影家的想像,或是為攝影創造(建構)場景與情境。如果說攝影曾擁有自己的純真年代,那時每個人都把手上的相機當成展現世界樣貌的神奇機器,那麼,此一純真年代就在每個人第一次舉起相機的那一刻重演。認真說來,這是數百萬人的共同經歷。除了所有哲學上與學術上的詮釋之外,攝影帶給人的單純樂趣,同樣值得認真看待。

      但捕捉與擷取真實事物的整體概念,其實還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創作意圖。你或許會認為「客觀性」是攝影術與生俱來的本質,但這卻很少成為攝影創作者的目標。本書在第三部也就是最後一部所談的技巧,既能幫助攝影家提出詮釋,也能幫助攝影家操縱——鑒於我們都已習慣自身所處的數位時代,因此攝影家操縱的不盡然是影像,而是更重要的,觀者的心。









      編/譯者:施昀佑、黃一凱、陳依秋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5*23.5
      頁數:204


      出版地:台灣


















      • 作者:麥可.弗里曼




      • 譯者:施昀佑、黃一凱、陳依秋








      • 出版社:大家




      • 出版日:2013/7/4








      • ISBN:9789866179563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攝影師之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